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2017-08-30 來自: 河北歐特管道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817
一、通過自貿區協定的簽署,利用現有的中國產業園區與對方建立雙邊對等產業園區
中國未來將更多的與世界其他國家簽署雙邊自貿協定,中國將作為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產品輸出國長期存在,雙邊貿易因為關稅降低或幾乎為零,雙方在國際市場中更加具有競爭力,必將擴大雙邊的貿易量,但筆者認為雙邊貿易必須要有抓手,就是建立雙邊產業園區。
如中韓自貿區協定簽訂后,能否在中國建立一個“韓中產業園”,那么對等中國在韓國建立一個“中韓產業園”,雙方將自己最具有競爭力產品和產業在各自產業園中通過企業建立起來,參與對方的市場和競爭。
以此類推,中國與其他任何國家達成自貿協定后都將建立雙邊產業園,必將推動中國在世界各國建立自己的產業園,也必將吸引世界各國在中國建立自己的產業園,那時中國將其建交的國家成立160多個中國產業園,同時對等這些國家也將在中國建立160多個產業園。
中國已有的省級工業園、產業園以及各類園區就有上千家,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體系,可在現有成熟的產業園區中挑選一批符合國際產業園區要求,提供給對等國家打造雙邊產業園,一方面實現了現有產業園區的升級與轉型,同時中國與自貿協定國家還建立了姊妹產業園。
二、發揮行業協會和NGO組織的積極性,建立雙邊產業園區
中國有行業協會、學會和各類NGO組織有數千家,每個行業組織都有若干的行業內企業成員,擁有者豐富的會員資源,在行業內,提供信息和交流平臺,具有整合資源的能力,如何發揮好行業協會和相關NGO組織的積極性、能動性,對中國與世界各國發展雙邊自貿區,尤其是在其執行層面發揮重要作用。
因為行業協會的特點在于靈活性和中立性,在國際上特別是商業貿易往來,行業協會等NGO組織發揮的作用遠遠大于企業本身的作用,同時國內很多行業組織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也相應的與很多國際上同行業的組織建立的姊妹關系,國際交流完全沒有問題。
中國政府可發揮行業協會和NGO組織作用,推動雙邊產業園的建設,如中國投資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企業聯合會等等行業組織,都可以組織其下屬會員形成產業聯盟與其對等的國家建立中國產業園。
三、充分發揮目前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加速雙邊自貿區的談判,將參與“一帶一路”的中國省市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建立對等產業園區試點,并享受自貿區的成果。
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即“一路一帶”已成為中國的長期戰略目標,目前在“一路一帶”的戰略節點中參與或即將參與的有50個國家,涉及到東北亞、東南亞以及整個歐亞大陸、甚至非洲地區,對中國再次騰飛,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心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何將中國的產業和優質的產品帶入到這些國家,又如何將這些國家的優質產品引入中國,成為雙邊貿易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雙邊自貿協定的談判,與“一路一帶”的50個國家建立雙邊產業園區試點,根據各國不同的產業特點和市場需求,將中國的產業園區引入“一路一帶”的50個國家,同時也將50個國家不同產業特點根據實際情況引入中國,并落戶到中國參與“一路一帶”中西部省份,同時享受自貿區的成果。
四、通過雙邊產業園區建設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通過雙邊自貿區建設,建立雙邊產業園,最重要的是市場,“以市場換資源,以市場換制造業,以市場換技術、以市場換人才”是雙邊貿易的基礎,一切圍繞雙邊市場需求,發展雙邊產業園,才能可持續發展。
如果雙邊國家已有現成的市場,那么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雙邊貿易產品特點,重點打造各自的產業園;如果現階段沒有市場,雙方要培育市場,如高鐵,很多在“一路一帶”的戰略節點的國家,沒有規劃,也沒有資金,那么中國可在資金和規劃方面幫助這些國家培育市場,如果將部分高鐵產業鏈的制造業搬到這些節點國家,可能會加快這些國家上馬高鐵,同樣其他產業也可以同樣布局。
2008年金融危機后中國形成的13000億過剩產能,要充分利用中國的龐大市場杠桿,通過雙邊產業園建設,實現轉移,具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方面可將中國的鋼鐵、水泥、建材、高鐵等制造業可以通過培育對方市場輸出發展中國家,等同與西亞和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在礦產、資源、綠色農產品(15.58, 0.34,2.23%)、手工業等建立相應產業園輸入中國。
另一方面中國與東北亞日韓、歐美發達國家可在節能、環保、綠色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先進技術和產品引入中國,提升中國產業園產業升級和產業轉型;雙邊貿易區以“雙邊產業園”為中心,將雙邊貿易、物流、技術研發、人才交流等一同并入建設發展,最終通過金融手段,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屆時將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大物聯網,實現真正意義的“一帶一路”大戰略格局。